【制藥網 醫藥股市】 自2022年國家層面陸續印發了支持、規范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政策以來,生物醫藥行業相關企業在上海的集聚化效應明顯加快。海和藥物作為生物醫藥領域的“上海方案”,目前已經具備高水平的產、學、研轉化能力。6月6日,海和藥物正式在證監會掛網上市輔導備案。公告內容顯示,6月1日,海和藥物作為上海重點支持的生物醫藥公司,上市輔導備案通過申請。
據悉,海和藥物于 2023 年 5 月 26 日同海通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這意味著,在 2021 年 "折戟" 科創板后,海和藥物再次向 A 股發起沖擊—— 2021 年 9 月 22 日,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議以海和藥物未能準確披露其對授權引進或合作開發的核心產品是否獨立自主進行過實質性改進,對合作方是否構成技術依賴,不符合相關規定為由對海和藥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予以終止審核。
這次沖刺科創板,海和藥物擬募資31.5億元,其中16.93億元將用于新藥研發項目,6.57億元將投入泰州生產基地項目建設,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使用。據了解,海和藥物成立至今,完成兩輪融資,即2019 年 2 月,海和藥物完成1.366 億美元 A 輪融資,融資主要用于加速推進公司多個創新的原創抗腫瘤新藥的臨床和臨床前階段的研究和開發。2020 年 7 月,海和藥物完成 12 億元人民幣 B 輪融資,融資主要用于加速推進海和藥物多個抗腫瘤新藥在全球范圍的研發和產品上市。
根據海和藥物2021年披露的招股書,海和藥物是一家專注于抗腫瘤創新藥物發現、開發、生產及商業化的自主創新生物技術公司,以靶向藥、表觀遺傳調節、腫瘤免疫治療及聯合療法為核心,布局了靶向蛋白降解技術,建立了以“生物標志物”為指導的精準醫療平臺。
海和藥物打造以創新為驅動的豐富而平衡的產品線。目前海和藥物在研管線有13個核心候選藥物,已與全球四個國家及地區取得33項IND或臨床試驗批準。公司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健的領導下,有員工人數294人,科研人員就占到193人。其中有29位博士和82位碩士,研發實力較強。
據悉,2023年3月7日,海和藥物研發的口服、強效、高選擇性的小分子MET抑制劑,化藥1類新藥海益坦谷美替尼片正式獲批上市。4月28日,海和藥物宣布,該新藥正式商業上市,頭批處方單在江蘇省腫瘤醫院、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山東省腫瘤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湖南省腫瘤醫院、南通市腫瘤醫院等多家醫院同步開出處方,隨著全國各地處方的相繼落地,標志著METex14跳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全線治療開啟了新篇章,谷美替尼將成為臨床治療新選擇。
資料顯示,谷美替尼作為 ATP 競爭性的 MET 抑制劑,可以顯著抑制 MET 及其下游關鍵信號分子 ERK 和 AKT 的磷酸化,阻斷 HGF/MET 通路的激活。谷美替尼分子中差異化的連接基團(-SO2-)使其能維持有效構象而不依賴添加其它基團來提高抑制活性,從而降低了額外基團的引入帶來的其它代謝相關風險。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